發布時間:2023-03-10 13:45:03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理論上懂得了玉米適當晚收即可增產的道理,但是在玉米生產實踐中卻沒有完全做到,玉米晚收必須以延長活稈綠葉時間為前提,青枝綠葉活棵成熟才能實現玉米高產。玉米生長中后期要加強肥水管理,延長葉片的光合時間,防止早衰。同時要堅決杜絕成熟前削尖、打葉現象。
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粒重最大,產量最高。收獲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產量下降。我縣農民有早收的習慣,常在果穗苞葉剛變白時收獲,此時千粒重僅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減產10%左右,應予以糾正。
當前生產上應用的緊湊型玉米品種多有“假熟”現象,即玉米苞葉提早變白而子粒尚未停止灌漿。這些品種往往被提前收獲。一般在授粉后40-45天,即乳線下移到1/2至3/4時已經收獲,比完全生理成熟要早8-10天,一般減產8%左右,中晚熟品種的減產幅度則達到10%以上。
1.延長子粒灌漿時間,提高玉米產量玉米收獲過早會導致生育期不足而減產。而生育期不足減產的首要因素是縮短了玉米的灌漿時間,降低粒重。晚播或早收對玉米開花期以前的生長時間影響很小,主要是減少了子粒灌漿期的時間,而玉米絕大部分的子粒產量又是在灌漿期間形成的。開花以前所占的時間雖然很長,但生產的干物質通常不到最后總干重的一半。開花前葉片的光合產物只是為了后期的子粒生產奠定基礎,很少能夠直接用于子粒生產。從開花到成熟的時間雖短,但對產量形成卻十分重要。此期葉片光合產物大部分輸送到子粒中去形成產量,灌漿期間不但干物質生產的數量大,而且主要用于子粒建成,直接關系到經濟系數的高低。玉米80%-90%的子粒產量來自于灌漿期間的光合產物,只有10%-20%是開花前貯藏在莖、葉鞘等器官內,到灌漿期再轉運到子粒中來的。因此,灌漿期越長,灌漿強度越大,玉米產量就越高。
2.增加蛋白質、氨基酸數量,提高商品質量玉米適當晚收不僅能增加子粒中淀粉產量,其他營養物質也隨之增加。玉米子粒營養品質主要取決于蛋白質及氨基酸的含量。子粒營養物質的積累是一個連續過程,隨著子粒的充實增重,蛋白質及氨基酸等營養物質也逐漸積累,至完熟期達最大值。玉米子粒中蛋白質及氨基酸的相對含量隨淀粉量的快速增加呈下降趨勢,但絕對含量卻隨粒重增加呈明顯上升趨勢,完熟期達到最高值。表明延期收獲也能增加蛋白質和氨基酸數量。
此外,適期收獲的玉米子粒飽滿充實,子粒比較均勻,小粒、秕粒明顯減少,子粒含水量比較低,便于脫粒和儲放,商品質量會有明顯提高。
每一個玉米品種在同一地區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生育期,只有滿足其生育期要求,使玉米正常成熟,才能實現高產優質。判斷玉米是否正常成熟不能僅看外表,而是要著重考察子粒灌漿是否停止,以生理成熟作為收獲標準。
玉米子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標志有兩個,一是子;亢谏珜有纬,二是子粒乳線消失。玉米成熟時是否形成黑色層,不同品種之間差別很大。有的品種成熟以后再過一定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黑色層。玉米子粒黑色層形成受水分影響極大,不管是否正常成熟,子粒水分降低到32%時都能形成黑色層,所以黑色層形成并不完全是玉米正常成熟的可靠標志。玉米子粒乳線的形成、下移、消失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生育期100天左右的品種授粉26天前后,子粒頂部淀粉沉積、失水,成為固體,形成了子粒頂部為固體、中下部為乳液的固液界面,這個界面就是乳線,此時稱為乳線形成期。有時從子粒外表看乳線不太明顯,過1-2天以后才明顯可見。乳線形成期子粒含水量51%-55%,粒干重為最大值的65%左右。隨著淀粉沉積量的增加,乳線向下推移,至授粉后40天左右下移至子粒中部,此期稱為乳線中期。當子粒含水量下降到40%左右時,粒重達最大值的90%左右,乳線上方堅硬,下方較硬,有彈性,此時為蠟熟期。授粉后50天左右乳線消失,子粒含水量30%左右,此時子粒干重最大,有的品種出現明顯黑色層,苞葉變白而松散。也就是說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線消失,子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葉變白而松散時收獲粒重最高,玉米的產量最高,可以作為玉米適期收獲的主要標志。同時,玉米子;亢谏珜有纬梢彩沁m期收獲的重要參考指標。